據了解,該項目由江蘇東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港能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約2.4億元,占地面積約700畝,規劃建成裝機容量約為45MWp,年發電量約5400萬kWh。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全壽命運行期內,按25年來計,光伏電站累計可節約標準煤約40.0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4.1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0.96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0.29萬噸,并減少大量煙塵排放。
電力行業專家展曙光分析,此次徐圩新區的集中式地面光伏電站并入增量配電網項目具有多重意義。
“‘雙碳’目標下,全行業都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但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是個難題,很多地方都在探索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消納路徑。”展曙光指出,該項目是解決新能源就地接入問題的一次嘗試,新能源接入配電網能夠為消納難題作出貢獻。
“徐圩新區增量配電網區域內用戶多為化工企業,用電負荷高,集中式光伏的發電量可以在不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前提下完全被用戶消納。”上述項目負責人說。
對增量配電網項目而言,存在著電源缺乏的問題。“目前,增量配電網的電源多數來源于上一級的輸電網,很多項目都希望能夠就近的引入電源。將集中式地面新能源接入配電網正好能夠同時滿足雙方訴求,這也正好符合國家的政策鼓勵。”展曙光說。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推進電網體制改革,明確以消納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增量配電網、微電網和分布式電源的市場主體地位。
另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業內的訴求就是能就近的接入可再生能源。而像徐圩新區這類的項目打破了集中式新能源和增量配電項目之間的壁壘。“以往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增量配電的項目較多,但分布式新能源體量較小。集中式新能源對新能源消納量更大,利用率也更高,對未來增量配電項目引入就近電源具有示范效應。”
“之前很多增量配電網都存在區域內完全具備接入條件的新能源接不進來的阻礙?,F在有了實例之后,可能會有更多的人作出實踐。”上述業內人士說。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決策背景下,作為連云港市大工業負荷的中心,徐圩新區增量配電網早已將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及優化區域內能源結構擺在了首要位置。新能源光伏的接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徐圩新區在能源雙控期間的用電保障能力,這也與徐圩新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此次本次蘇海路地面光伏并網發電成功,希望能夠帶動未來會有更多的增量配電網企業。”據該項目負責人據介紹,自徐圩新區增量配電網試點開展以來,陸續有遼寧瓦房店、安徽安慶、山東沂源、黑龍江富裕、湖北武漢、新疆庫爾勒市等地的增量配電網企業先后在變電站建設、線路控制運行、電力營銷等方面進行考察學習,有效發揮了試點項目的引領作用。
該項目負責人透露,蘇海路光伏發電工程是東港能源公司試水新能源發展邁出的第一步,后續將陸續開工建設納潮河、辛高圩、埒子口光伏等光伏項目,還將在風電、潮汐能等多種新能源領域積極探索。